最高法發(fā)布民事訴訟文書樣式 增強法律文書說理性
來源: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
日期:2016-07-06
作者:全國律協(xié)
閱讀:5,079次
制圖/李曉軍
7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書制作規(guī)范》和《民事訴訟文書樣式》,明確裁判文書繁簡分流標準,增強法律文書說理性,該樣式將于8月1日實施。
據(jù)了解,今年1月至6月底,全國法院新收各類案件1011.4萬件,其中民事案件616.5萬件,執(zhí)行案件262.1萬件,合計878.6萬件,占各類案件總數(shù)的86.9%,幾乎都是適用民事訴訟法辦理的。
據(jù)統(tǒng)計,自從2014年1月1日全面推行全國法院裁判文書上網(wǎng)公開工作以來,截至2016年6月底,上網(wǎng)公開的民事裁判文書1167.9萬個,知識產權裁判文書14.4萬個,執(zhí)行裁判文書300.2萬個,合計1482.5萬個,占人民法院上網(wǎng)公開的各類裁判文書總數(shù)1883.3萬個的78.7%。
“一些裁判文書成為社會傳播熱點,闡釋法治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領社會風尚?!弊罡呷嗣穹ㄔ盒薷暮竺袷略V訟法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杜萬華說,也有一些裁判文書格式不規(guī)范、要素不齊全、質量有瑕疵,影響司法權威和公信。
據(jù)介紹,全國法院目前適用的主要訴訟文書樣式頒布于24年前。20多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民事審判工作出現(xiàn)了很多新情況新變化,原有文書樣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事人的訴訟需求和司法審判的需要。此次發(fā)布的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先后五易其稿,共修訂、起草訴訟文書樣式568個,其中人民法院用文書樣式463個,當事人參考文書樣式105個。
民事訴訟文書樣式明確,判決書應當根據(jù)當事人訴訟請求和爭議焦點,說明法庭采信證據(jù)、認定事實的理由。強調裁判文書制作要從完善審級制度出發(fā),明確一審判決書應當把重點放在認定案件事實和確定法律適用上,做到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二審判決書應當把重點放在解決事實爭議和法律爭議的說理上,實現(xiàn)二審終審;再審判決書應當把重點放在依法糾錯和維護司法裁判權威上。
最高法明確繁簡分流標準增強法律文書說理性訴訟文書當簡則簡減少訟累
□ 法制網(wǎng)記者 劉子陽 李豪 文/圖
證據(jù)大量羅列、內容冗長主次不明、缺少說理性,當事人拿到這樣的判決書會作何感想?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出臺《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書制作規(guī)范》《民事訴訟文書樣式》,明確繁簡分流標準,當繁則繁當簡則簡,減少當事人訟累。同時,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對法律文書的說理性提出更高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修改后民事訴訟法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杜萬華說,原有文書樣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事人的訴訟需求和司法審判的需要,有的裁判文書邏輯、結構不清晰,重復內容多,證據(jù)羅列多,法條照搬多,過于冗長。部分裁判文書未能反映審級特點和繁簡分流要求,該繁不繁,該簡未簡,不規(guī)范、一刀切現(xiàn)象廣泛存在,裁判文書體現(xiàn)司法公正,提高審判效率的功能未能充分發(fā)揮。
就民事訴訟文書樣式的相關問題,杜萬華、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程新文、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鋒回答了記者提問。
增強說理讓當事人服判息訟
記者:長期以來,當事人、律師甚至一些專家學者普遍反映,有的法院法官的判決書內容非常簡單,說理不夠。此次民事訴訟文書樣式中對裁判文書說理有什么改進和要求?
杜萬華:目前,有些專家學者提出的這些質疑中,更多的是針對當事人之間爭議較多而法官對這種爭議的回應不夠,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就會引起一些當事人的異議。我們認為,對于重大復雜案件,特別是當事人爭議較大的案件,應當有針對性地開展說理工作,只有這樣進行說理以后,當事人才能夠服判息訟,在這次文書樣式里做出了要求。
具體來說,說理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如果在證據(jù)問題上有爭議,法官對于爭議證據(jù)的采信,在認定過程中對于當事人所取得證據(jù)哪些該采信,哪些不該采信,要說明根據(jù)和理由。第二,對事實,一般情況下,如果證據(jù)固定下來以后事實就能明白,但是有的時候大家都擺出很多證據(jù),在這些證據(jù)確定以后,對事實怎么認定,往往會有不同看法,這時對事實的認定也要講出根據(jù)和理由。比如,對哪些證據(jù)采信、哪些證據(jù)不采信,然后綜合若干證據(jù)認為這些證據(jù)能夠證明案件事實,所以說對事實的認定,也要說明根據(jù)和理由。第三,法律適用上,事實已經查清楚了,根據(jù)這個事實怎樣適用法律,要選擇適用什么樣的法律。在這些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
當然,有些案件是非常簡單的,在證據(jù)采信、事實認定上沒有什么爭議,在法律適用上也沒有什么爭議,這時,要求法官說很多東西,是沒有必要的。
文書樣式增多反映法治進步
記者:與最高法20多年前頒布的訴訟文書樣式相比,這次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大幅度增加,新增加的訴訟文書樣式都有哪些?
杜萬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物權、合同、侵權、知識產權領域頒布了大量實體法,對維護當事人實體權利方面有很大促進作用。案件類型增加以后,對于訴訟文書的要求可能會不一樣。
以前僅僅有一審、二審,雖然也提出了審判監(jiān)督程序,但是審判監(jiān)督程序并不細致。2007年以來做了一次修改,2013年又做了一次修改,這時對于當事人提起再審申請的訴訟制度和1992年的訴訟制度是不一樣的,在駁回當事人的再審申請方面要求作出裁定,這是訴訟制度的一些變化。再加上出現(xiàn)很多新的訴訟制度,比如在特別程序中,增加了調解的司法確認制度、擔保物權的實現(xiàn)制度,這些都要增加裁判文書。
除此之外,在涉外商事、對外國的判決和裁定的認可方面,1992年都是不可想象的?,F(xiàn)在對外法治越來越寬廣,文書增加了,這與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發(fā)展,包括生態(tài)文明的發(fā)展,都是密切相關的。
這次增加的文書中,審判類文書達到310個,1992年的文書樣式總共才196個。現(xiàn)在執(zhí)行方法、手段、措施很多,執(zhí)行文書也很多,執(zhí)行類文書達到100個。另外,涉外、涉港澳臺文書達到53個??偟膩碚f,文書樣式的增多,與我國法治不斷完善緊密相關,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取得巨大進步。
記者:請談談制定當事人參考民事訴訟文書樣式的目的。
程新文:這次修訂和發(fā)布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包括人民法院制作的民事訴訟文書樣式、當事人參考的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兩部分。這兩部分都是為了落實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大量的法律規(guī)范和司法解釋的條文,需要法官通過案件裁判把法律規(guī)定的原則和精神具體化,也需要通過適當?shù)妮d體,如文書樣式來體現(xiàn)法官審理案件的過程、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二審的上訴請求以及再審請求。
文書樣式的固定化,便于法官具體參照,也便于當事人更好地行使訴訟權利,參加訴訟活動,保障其民事實體權利實現(xiàn)。法院提供給當事人參考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幫助解決起草訴訟文書的困難,是人民法院司法為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的重要舉措,通過引導當事人正確選擇適用訴訟過程中所需文書可以起到釋明作用,有利于規(guī)范當事人的訴訟行為,反映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為民事訴訟程序依法、有序、規(guī)范進行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對無爭議證據(jù)無需一一羅列
記者:請問如何發(fā)揮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在案件繁簡分流中的作用?文書樣式簡化方面有什么具體設計?
郭鋒:發(fā)揮裁判文書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促進案件審判繁簡分流方面作用的總原則是,對普通程序中的一些案件,比如復雜、疑難、新型、典型、有爭議、有示范價值的案件,說理一定要力求詳細、深入和透徹。其他一些情況則要求按照繁簡分流的標準,盡量做到當繁則繁,當簡則簡,這方面法官有一定自由裁量空間。
這次修訂在簡化方面采取了三項措施:第一,對于適用簡易程序和小額訴訟程序的案件,設計了要素式、令狀式和表格式的簡單裁判文書樣式。這類案件往往是爭議金額小、法律關系簡單、雙方對事實和法律一般爭議不大,比如支付小額的贍養(yǎng)費、撫養(yǎng)費、撫育費等糾紛,小額銀行卡、小額勞動合同、勞務合同糾紛等。這樣操作可以有效減輕當事人訟累,節(jié)省司法資源,做到依法快審快結,使當事人合法權益得到及時實現(xiàn)。
第二,二審再審案件的判決書內容可以簡化。以往的做法一般是前審、一審、二審,甚至再審裁判文書內容整體復述,重點不突出。這次修訂要求法官要靈活處理,倡導二審、再審判決書盡量進行提煉概括,歸納前審審理情況。
第三,解決審判實踐中大量的證據(jù)羅列、舉證質證過程,造成判決書冗長、主次不明問題。要求可以簡要析明證據(jù)質證、認證的一般情況,對經過當事人質證沒有爭議的證據(jù),判決書中可以靈活簡略處理。如果需要羅列的證據(jù)過多,也可以作為判決書的附件,無需在判決書中一一羅列。
責任編輯:蔡利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