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日舉行的中共河北省委七屆七次全會上,河北省委書記張云川批評了少數(shù)部門在工程建設上的浮躁作風,他表示將堅決取消“決戰(zhàn)90天”、“大干快上”等冒進標語口號,工程建設必須尊重科學規(guī)律(7月14日《京華時報》)。
毫無疑問,“大干快上”在現(xiàn)實的語境下,隱喻著行政公權力主導并推進的聲勢浩大的形象工程。一方面,容易因為規(guī)劃發(fā)展的急功近利和后續(xù)資金的投入乏力而不了了之,淪為轟動于一時但卻“貽害”于長久的“半拉子工程”;另一方面,一味狂飚猛進,無視工程質(zhì)量,埋下了深深的安全隱患。那些被暴風雨吹倒沖垮的道路橋梁,那些完工不久就出現(xiàn)坍塌的建筑工程,其實都可以視為“大干快上”催生出來的青澀苦果。
前些年,溫家寶總理在答記者問時,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發(fā)人深省的話:“正確的經(jīng)濟學同高尚的倫理學是不可分離的”。不能不說,“大干快上”并不具有“高尚的倫理學”,是權力虛榮和權力浮躁的“表征”。而堅決取消“大干快上”——意味著權力自身對此的主動反思、反省和自律,體現(xiàn)了難能可貴的權力“慎獨”精神,是權力倫理的回歸、是權力之幸,更是公共之幸。
只是問題的關鍵在于,禁止“大干快上”的權力“慎獨”要內(nèi)化為制度理性?!按蟾煽焐稀卑l(fā)端于權力的越位,而“大干快上”的禁止仍然來自于權力自身的力量——在這中間,起決定因素的是權力的“左右兩只手”,出現(xiàn)甲領導喜好而乙領導則禁止、本屆班子反對而下屆班子卻推倒重來的局面,絕不是什么杞人憂天的事情。
權力慎獨畢竟是一種道德境界,是一種道德追求,作為權力自律和權力作風改進的內(nèi)在道德要求并無不可,可要作為權力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就有些虛無主義的味道了。歷史和事實證明,個體的理性力量永遠是有限的,只有依據(jù)制度、依據(jù)長期完善健全的法律規(guī)則,政府公權力才能合理履行職能。時至今日,我們早已告別了依靠官員“權力慎獨”自律感和道德感來維持吏治清明、天下大治的人治時代,而大步走向了依法治國、制度管人的文明民主社會。法律制度對于權力的監(jiān)管力,遠遠要比權力的“自覺性”更可靠、更有效力——具體于工程建設領域,“大干快上”的終結(jié)者是被敬畏的制度而并非被敬畏的權力。這一點,必須要厘清。
山東 陳一舟 讀者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wǎng)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