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教授和著名律師說“公費旅游”
日期:2007-08-21
作者:洪巧俊
閱讀:2,154次
針對中紀委近日會同最高檢察院等部門嚴肅查處了安徽省檢察院一起出國考察團違反外事紀律事件,《新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興良和著名律師田文昌,他們認為:“公費出國旅游”行為認定為貪污罪存在法律上的障礙,很難輕易就說它完全符合貪污罪。
對于兩位法學家輕飄飄的“公款旅游不適合以貪污罪論處”的話,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在我看來,首要是如何遏制這種太濫的“公款出國旅游”,才是當務之急。然后才是給“公款出國旅游”戴什么罪名帽子,讓這種行為定貪污罪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礙。
“目前來南非訪問的中國公務團太多太濫。我認為多數是借官方訪問、商務考察、辦展覽會等名目,來南非游山玩水。”這是南非華人翻譯協(xié)會會長謝雪莉說的一番話。北京一位前市長也講過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他說由于許多中國人去南斯拉夫學習養(yǎng)奶牛的經驗,當地的官員就說:“中國人就是愛學習,連我們的奶牛都認識中國人了!”
2000年《中國統(tǒng)計年鑒》顯示,1999年國家財政支出中,僅干部公費出國一項消耗的財政費用就達3000億元。這幾年還有增長趨勢??梢?,中國官員出國考察是多么頻繁。要不是安徽省人民檢察院以副檢察長徐文艾為團長的“公務考察團”偽造“芬蘭司法部邀請函”事件,被芬蘭拒絕入境,“丟丑丟到芬蘭”而引起國民公憤,這種“公款出國旅游”的事就依然會這樣“頻繁”下去。
出國考察,借機旅游一下,這是公開的秘密。在一些官員看來,只要不把公共財物放到自己腰包里,吃了喝了玩了,要查也不過是“違紀”,處分一般相對較輕。這才是大吃大喝、公款旅游等現(xiàn)象愈加嚴重的真正原因。
如今,吃喝不論罪,導致了更多的公款被揮霍。“公家的錢只要不裝進自己口袋,怎么花都不怕?!边@條“不怕”的準則,造就了一個大吃大喝的潮流?!肮畛鰢糜巍币彩沁@條“不怕”準則的另一個潮流。在這股潮流中,許多單位已把出國考察作為一種福利,甚至有的單位還“按官銜分配”。
依筆者之見,“公費出國旅游”認定為貪污罪并不存在著法律上的障礙,“以公務之名行私人游之實”,其法律性質當然可定義為“公款私用”。我國的《刑法》第382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而安徽省人民檢察院以副檢察長徐文艾為團長的“公務考察團”偽造“芬蘭司法部邀請函”事件,就是利用職務之便、用騙取的手段來達到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目的,怎么就不能定貪污罪?這一行為在對公款的耗費上,與其他貪污手段并無實質區(qū)別,應受到同等司法制裁。
我想,既然出現(xiàn)了爭議,最好的辦法是國家司法部門站出來界定解釋,使之不存在爭議。如果只是因為公費旅游、公款吃喝的現(xiàn)象太普遍了,就不追究刑事責任,那么,“以公務之名行私人游之實”的現(xiàn)象要得到遏制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