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應該是平民化還是精英化?
日期:2006-08-25
作者:孔祥斌
閱讀:5,591次
為配合全市正在開展的首屆“東方大律師”評選宣傳活動,東方電臺“東方大律師”節(jié)目開設了律師標準大討論欄目,節(jié)目邀請2位律師就同一話題展開辯論。
該節(jié)目組與《上海法治報》“律師之窗”版面合作,開設“正方反方”欄目,將節(jié)目中大討論的文字稿在每周五的版面中刊登。
同時,歡迎讀者朋友關注“東方大律師”廣播節(jié)目,節(jié)目播出時間:每天20點—21點;播出頻率:
AM792、FM899。
下期話題:律師是法律人還是商人?
林肯是大律師嗎?
●徐曉潔律師:大律師的社會責任就是讓民眾多些公民意識。林肯在做律師的時候一直在為奴隸和黑人的自由、解放而呼吁。我們很多同仁為了廣大民眾的合法權益的實現(xiàn)也在不懈努力,平民律師在堅持傳遞正義、公平的接力棒的過程中,是最平凡但最有生命力的。
▲張傳琦律師:大律師應當精英化,才能不辱社會、歷史使命,服務民眾是大律師的責任之一,但大律師還是依法治國大廈的奠基者。其肩負著維護法律權威、抑制權力腐敗、推動國家民主政治發(fā)展的歷史使命。大律師精英化是精英政治的客觀需要。美國作為一個國家的創(chuàng)立,就是得力于杰弗遜、漢密爾頓等一批律師的卓越貢獻,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美國參議院中,律師出身的參議員高達60%,美國歷任總統(tǒng)中曾擔任過律師職務者占一半以上。
●徐曉潔律師:大律師的服務最終落腳于普通民眾,要做民權律師。從社會需求來看,每天發(fā)生的法律糾紛中,標的數(shù)額百萬、千萬元的,畢竟是少數(shù)。平民生活的衣食住行、一點一滴,無一不和法律相關。如果每名律師都專注于做大案件、這些平民大眾的法律需求,又如何能得到滿足呢?
▲張傳琦律師:大律師要有“大家風范”。大律師應該熟悉普通的平民化業(yè)務,但光熟悉這些遠遠不夠的。其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承受更大的壓力,掌握著高精專的知識,形成自己的專業(yè)壁壘,解決社會基礎性、大局性的法律糾紛、矛盾。在經(jīng)濟全球化條件下,國際投資和貿易越來越趨于大型化、復雜化,經(jīng)濟全球化帶來的貿易糾紛迫切需要掌握著高精專知識的大律師參與解決。
●王涌律師:大律師要有仁天下之心!大律師之“大”者,在于其不僅要有淵博的法律知識、豐富的人生閱歷、良好的交際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仁愛之心、為民之心。
如果我們的大律師們只是為極少數(shù)所謂的社會精英們提供服務,那么無論如何是與我國所提倡的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相違背的、也是不符合法律所倡導的公平、正義的基本理念的?!纳忻髀蓭煟捍舐蓭熓巧鐣?,肩護著律師的使命,維護公民人權,實現(xiàn)社會正義,并通過自己的誠實工作以推進社會法律制度的完善。律師承擔更多的責任,更多考慮大眾利益而不是個人利益的大律師,更善于運用一己之長,為大眾與社會提供優(yōu)質服務。